許多社交圈的千禧一代年輕人並不了解他們所謂朋友的家姓或是背景,尤其在Newyork。他們更關心的是派對、狂歡。你的關係和你都認識哪些名人以及享受「當下」等等。被捕的Anna Devley 利用這點在社交媒體塑造家財萬貫有品位的形象 ,自稱擁有巨額信託基金的德國女,從而「呃飲呃食」。
Netflix 決定宣佈買下了震驚紐約上流社會的「假名媛」事件的翻拍權,把真實犯罪個案搬上大銀幕,揭開假名媛 Anna Delvey 如何利用謊言去成為上流社會的一份子!
怎麼會有人相信?心理學家瑪麗婭·康尼科娃(Maria Konnikova)是《信心遊戲》一書的作者,該書揭露的就是行騙術(con artistry),作家說Anna Delvey一案就是充滿騙子的一貫技倆:
例如在Anns欠朋友賬不付時,人們會為她找到「合理的」解釋,認為可能是有錢人錢太多了,連自己都記不起來了。在金錢面前,人們似乎會自動將荒謬行徑合理化。
受害者之一的Rachel Williams透露,Rachel曾應Anna 的邀請到摩洛哥度假, 並稱 費用由Anna全包。但在刷卡時,Anna的信用卡卻出了問題。於是,她請Rachel 替她先付上,承諾之後會把這筆錢還給她。這趟摩洛哥之旅她們總共花費了逾6萬美金,而Anna從未把欠款還給Rachel。
雷切爾為什麼會這麼輕易就上當受騙呢?因為她曾目睹安娜的出手大方,一幅有錢人的氣派。
她每天住五星級酒店,穿名牌服裝、參加頂級派對、乘坐私人飛機,出手大方,經常給人100美元的小費。
瑪麗婭表示,如果騙子稱自己與貴族沾親帶故,過去,人們會從報紙廣告分辨真偽,或是和八卦專欄作者交友以及與名人合影等來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而現在,社交媒體的誕生可以使之更為容易。因為,人們更願意輕信社交媒體上的一切,沒有什麼人願意去核實社交媒體上的東西是真是假?人們更願意接受表面文章。
安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她在Instagram上把自己打造成一名熱愛藝術、有品位的名媛。
這位假名媛很快打入紐約上流社會交圈,並與各界名流富賈摩肩接踵。安娜把利用各種手段騙來的錢用於支付自己的豪華生活:私人健身教練、豪華酒店、頂級派對等等。
檢控方說,在2016-2017年期間,安娜·索羅金先後詐騙酒店、銀行以及朋友等。安娜·索羅金自稱要開設一家名為安娜·德爾維基金會的私人藝術俱樂部。
被揭發的安娜其實是俄羅斯人,本名為 Anna Sorokin 的她到巴黎時尚雜誌《Purple》實習後,就以「Anna Delvey」的名稱開始行騙。 從小與父母一起從俄羅斯搬到德國居住,父親是一名卡車司機。她還有在英國和法國學習和實習等經歷。
Anna Delvey 的騙局被揭發後,她的富豪朋友們都相當震驚,這位「名媛」不但沒有鉅額遺產,更欠下一筆債務。若然想了解她確實是以甚麼手段行騙,成為名媛的話,那就要看看 Netflix 之後推出的劇集了!
有人覺得Jennifer Lawrence 很合適此角!






